- 洪鑫;孔庆玮;陈亚茹;张红斌;
冲突判定和检测是列车运行计划编制和调整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列车安全、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较为全面地刻画了各类列车间隔时间冲突,包括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冲突和车站间隔时间冲突,并基于时空网络提出相应的冲突判定方法。同时,提出了到发线占用冲突判定方法,并基于车站“点-弧”拓扑结构构建以及道岔分组,考虑时空维度,提出了咽喉区进路冲突的判定方法。进一步,基于滚动时域和深度优先搜索方法,提出了列车运行计划冲突检测方法和具体的冲突检测步骤。最后,提出了列车运行计划冲突疏解原则和策略,具体包括调整列车到发时刻、调整列车到开顺序、变更列车服务和变更列车运行径路的疏解策略。基于京包客专线路图定列车日常开行、图外临时旅客列车加开的场景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间隔时间冲突与车站进路冲突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可以精准地检测出上述冲突,为计划编制人员提供了合理的冲突疏解建议,保证了列车运行计划的可执行性,可辅助调度员快速、高效进行运输组织决策。
2023年03期 v.21;No.81 14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6K] [下载次数:202 ] - 徐欣仪;黄平;文超;彭其渊;
为精细化布局冗余时间,提升运行图抗干扰能力,本文考虑多种列车最小间隔时间约束,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列车运行图停站-区间冗余时间联合优化模型。首先,基于武广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实绩,研究冗余时间作用特点及布局影响因素。其次,基于决策树回归算法构建环境模型,预测不同冗余时间下的列车晚点恢复效率;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中的循环反馈结构,构建后验晚点时空分布学习闭环;基于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算法构建智能体。最后,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1)相比于线性优化结构,基于循环反馈优化结构的模型具有更准确的后验晚点时长估计精度,平均提升约11.8%;(2)本文模型收敛稳定,平均提升列车晚点恢复效率约14.87%,最高约45.17%。
2023年03期 v.21;No.81 161-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1K] [下载次数:292 ] - 钟涵;魏来;
距离相近的两个机场在其终端区容易出现共用航段现象,某些情况下还会存在定位差异(如北京首都机场和天津滨海机场),从而大大增加交通管制复杂性。为探究管制策略对于不同定位临近双机场终端区离场交通运行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差异加权调节和附加尾随间隔控制两种管制放行方式并分别构建了对应的优化控制模型,其可以给出对应条件下终端区空域内双机场的最佳放行间隔和航班飞行进程。鉴于问题的计算复杂性,借助一种改进遗传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并通过北京首都机场和天津滨海机场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离场时共用航段使得双机场延误调节难以同时兼顾,现实中北京首都机场优先级更高,在此前提下由天津滨海机场去往华东、中南和西南三个航班流方向的计算最优放行间隔分别为5.3、6.2和9 min。相较于当前天津滨海机场固定8 min间隔的放行策略具有明显优化空间,进一步分方向优化调整天津放行间隔可在不影响首都机场优先条件下减少天津滨海机场航班的延误和扇区通过时间。
2023年03期 v.21;No.81 177-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7K] [下载次数:71 ] 下载本期数据